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新时代,亟需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共同体与国家和个体的关系,共同体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等时代课题,从而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围绕上述主题,“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5月12日在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召开。本次会议由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编辑部主办。黄志军副教授主持开幕式,沈永福副院长致辞,陈新夏教授、院长总结。
该研讨会以报告、评论和对话的方式展开,共进行了十场主题报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学者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思想,以及全球化、现代化问题等具体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央编译局林进平研究员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引论”的报告,辨析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三个基本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骞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他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是马克思主义自由全面发展宗旨在当代的具体展开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报告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核心要义与中国语境”,他指出马克思提出了超越“虚幻的共同体”并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合理方案。必威betway西汉姆联黄志军副教授围绕“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未来共同体的构想”这一主题,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理解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清华大学哲学系陈浩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为什么不是国家而是市民社会——黑格尔哲学观照下的《论犹太人问题》”,论证了马克思从国家转向了市民社会的基本缘由。中国人民大学必威betway西汉姆联谭清华副教授以“超越私人——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分析和批判”为题分析了马克思关于私人和公人的思想。南开大学哲学院王时中副教授以“自由无须理由——再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为题展开报告,他认为未能区分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取向”,才是产生“颠倒之谜”的根本原因。
必威betway西汉姆联王洪波教授围绕“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和困境”考察了现代性及其危机问题,他认为对社群与传统的抽象化理解,使它在解决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危机上陷入了理论和现实上的困境。武汉大学哲学院周可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从全球资本主义到世界社会主义——萨米尔·阿明思想评析”,他指出萨米尔·阿明由于固守实证主义的科学观,阿明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看法和结论存在着一些偏颇之处,也需要我们给予正视。北京大学哲学系张梧助理教授围绕“社会时空的全球重构与发展方式的深刻调整”这一主题探讨了社会时空与社会发展等关系。
针对上述学者的精彩报告,BetWay必威官方网站哲学系程广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鉴传今研究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分社曹义恒总编、必威betway西汉姆联李怀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王海锋副编审、东南大学哲学系高广旭副教授、必威betway西汉姆联李基礼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洪源助理研究员、必威betway西汉姆联秦慧源博士、中国社会科学网李秀伟、光明网秦超等做了有的放矢、精到有力的评议和讨论。
必威betway西汉姆联院长陈新夏教授最后作总结发言,对与会青年学者敏捷的研究思路和关照现实的关怀点赞。他指出一个真实的共同体应包含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利益两个重要元素,共同的利益是共同体建构的现实纽带,而共同的价值对于共同体的建构更具有长远意义,二者相辅相成。
该研讨会为期一天,各位与会学者表示思考时代问题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前的历史使命,通过这样主题聚焦的研讨会,大家诚挚、开放的讨论,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题和历史课题。